首页

原味高跟

时间:2024-07-09 04:52:29 作者:诚意十足藏巧思 上海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“上新” 浏览量:97604

  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 (记者 许婧)眼下,上海各大高校已陆续开始发放录取通知书。作为考生录取和新生报到入学的重要凭证,录取通知书的收藏意义和纪念价值也因为各种用心设计得以强化。

  “同芯印济乘风破浪”,同济大学8日发布的2024录取通知书,在沿用往年“乘风破浪”的设计主题之外,还创新打造了独具一格的视觉体验,更是为近13000名新同济人送上了一份来自360万年前的神秘礼物。

“同芯印济”——同济大学2024录取通知书内来自360万年前的珍贵礼物。同济大学供图

  录取通知书展开后,正本就是这份珍贵礼物——由特殊材质制作的“同舟共济”校训。这些特殊材质是同济师生于2014年,在中国南海开展深海科学考察时带回来的深海岩芯制作而成,由“决心”号大洋钻探船,在南海4379米的水下下钻370米的海底深处,取出的深海岩芯。岩芯的主要成分是距今约360万年的新近纪沉积物。学校将岩芯经过精细研磨,运用紫外线固化印刷在录取通知书上。

  左右滑动录取通知的透明护封,录取通知书外壳上的“WELCOME ABOARD”“2024”就会呈现出数码频闪效果,可以交替闪现。乘风破浪的校徽以动态形式跃然于纸上,充满着青春与活力。外盒展开后还可以平铺成一张同济建筑地标图,满屏的同济元素勾勒出一份“未来之书”,承载着同济人的“济忆”宝藏。

 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礼盒同日正式“开箱”亮相。据介绍,华理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以“轮转芯连,心系华理”为主题,象征着莘莘学子在时间齿轮的徐徐推动下,相聚于华理,心心相印,代代传承。

7月8日,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礼盒正式“开箱”亮相。华东理工大学供图

  通知书的封面设计引用华理特色的齿轮元素,外形融入华理特色建筑,内圈采用“华东理工大学”二进制编码,环绕着华理英文缩写及校徽。该元素作为关键线索,贯穿通知书整体。通知书背面绘制华理老图书馆插画及“勤奋求实,励志明德”的校训,寄语同学们上下求索、开拓进取、敢为人先。

  华理录取通知书礼盒中还有华容道小游戏——每个方块上刻有汉字与不完整的齿轮图案,需要通过观察布局、推理步骤、移动方块,还原正确的文字与图形。

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外盒需通过齿轮转盘开启。上海交通大学供图

 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礼盒采用经典紫气东来门外盒,带“密码锁”的齿轮转盘为最大焦点。要打开录取通知书,首先需要解锁这个带“密码锁”的齿轮转盘,当指针从1896顺时针转动到2024时,盒子方可开启。

  礼盒内,还有来自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的一封信、校史尺、磁吸式校徽、思源小夜灯、“方块交大”明信片和“盲盒”行李牌等。

  黄铜书签、卡套、明信片……华理录取通知书礼盒内同样有该校师生设计的精致美观、实用悦目的文创周边。镂空金属质感的书签设计精美、做工精湛,浓缩华理标志性建筑,将校园风景装进书中,助力学子开启思绪之门。

  同济录取通知书里的“伴手礼”,则是一本制作精良的《图说同济看得见历史的藏书票》,117张藏书票将同济大学117年历史娓娓道来,书后还留有空白页由新生继续书写,同学们还可以带着它在校园内集章打卡,让这本藏书票成为开启同济之旅的向导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“公开课”

榕江一直都和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紧密联系和合作。贵州“村超”官方账号此前发布赛事信息时,就将此场比赛定为“融湾入海”,榕江县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“桥头堡”主阵地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情义和鸣之赛。

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亮相:期待真诚沟通

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,此次LPR一次性下调了25个基点,为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最大下调幅度。之所以大幅度下调,一方面在于当前楼市需求端基本面依旧疲弱,居民加杠杆购房的预期较弱;另一方面,开年大幅度、一次性下调房贷利率,也有将红利释放到位、避免“挤牙膏”的考虑,这将对市场预期产生直接影响,鼓励观望者加速入市。

今冬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,但绿色的更难看到

5月15日电 据“上海一中法院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2024年5月15日上午,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)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周之锋集资诈骗案,对周之锋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

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》

裸眼3D看遍运河17城、AR技术复现船只航情、“5G+VR 720°”直播扬州瘦西湖……在这里,新技术手段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交相辉映,让观众观“虚”感“实”,大大丰富了年轻群体的旅游体验。

全国人大代表于金明:建议将儿童肿瘤筛查纳入医保

“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。我希望把曾经得到的关爱传递给更多人。”格西王姆年幼在灾害中失去双亲,在民政系统的关怀和帮助下成长。她坦言,18岁时来到敬老院工作,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。15年来,格西王姆把大部分青春交给了敬老院,从一线护工做起,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。她表示:“老人们就像是我的亲人,这份工作让我幸福又感动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